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疗效.方法282例(337个)颅内动脉瘤患者,剔除55例采用联合手术(7例)或未经手术治疗(48例)的患者后,对其中的128例(45.4%)行血管内治疗,99例(35.1%)行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出院时的GOS评分.结果血管内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1.4%和79.8%(x2=6.380,P=0......
作者:王宁;凌锋;张鸿祺;李萌;支兴龙;方向华 刊期: 2006- 03
-
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目的探讨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小型动脉瘤5例(2例为窄颈,3例为宽颈动脉瘤),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11例(均为宽颈动脉瘤).对15例仅用Onyx栓塞治疗,对1例弹簧圈栓塞后复发的大型动脉瘤患者再行Onyx栓塞.术后采用信访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结果5例小型动脉瘤均获得100%栓塞.11例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中7例获得10......
作者:宋冬雷;冷冰;徐斌;顾宇翔;周良辅;陈衔城 刊期: 2006- 03
-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出血等问题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的必要性.方法选择用GDC或EDC、MDS、Matrix微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2例,共114个动脉瘤,112个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2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各有1个小动脉瘤未行栓塞.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5年,平均10.5个月.随访方法为DSA,将随访时的DSA资料与栓塞术后即刻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
作者: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陈光忠;李学东;郭元星;方兵;何旭英;尹方明;赵庆平;徐如祥 刊期: 2006- 03
-
急性卒中患者甘露醇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患者在脑水肿高峰期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后脑血流的变化.方法对28例大脑半球卒中患者行20%甘露醇静脉滴注脱水降颅压治疗,剂量为125ml或250ml.应用经颅多普勒监测用药前后两侧大脑中动脉血流,监测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各参数变化的百分率(PR),同时监测肱动脉血压.结果滴注125ml甘露醇患者病变侧与......
作者:吕向平;宿英英 刊期: 2006- 03
-
颅内动脉瘤内血流速度与瘤腔大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大小与瘤腔和载瘤动脉内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个颅内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资料存入计算机内,用图像处理软件测出图像中选定区域像素随时间变化的密度值,并绘成时间-密度曲线,从曲线方程中求出曲线的流入系数K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不同大小动脉瘤腔内的血流速度.结果标志瘤腔内血流速度的动脉瘤中心区域Ka值(ACKa值)与动脉瘤大小呈负相关,r=-0.521,P=......
作者:赵庆平;李铁林;陈永安;潘树茂;关茂武;陈光忠;冯衍秋 刊期: 2006- 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过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MODS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Willis环自体血注射法建立SAH致MODS大鼠模型.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和SAH组(分为SAH后4、12、24、36、48和72h,共6组,每组6只).记录各时间点大鼠症状、体征,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
作者:郭洪志;贺燕;屈传强 刊期: 2006- 03
-
弥散加权成像呈假阴性的后循环急性脑梗死二例
病例1男,46岁,2005年3月10日10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当天下午2时到同济大学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心急诊.既往有高血压史2年,否认糖尿病史.......
作者:聂志余;韩洪杰;王金红 刊期: 2006- 03
-
原始三叉动脉伴海绵窦巨大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51岁,反复鼻衄2周,鼻腔填塞止血效果不佳.于2003年6月23日被收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入院后头部CT、MRI检查显示右侧颞部占位,伴流空效应.......
作者:李文彬;李明华;潘玉萍;方淳;王武 刊期: 2006- 03
-
椎动脉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及手术治疗
椎动脉动静脉瘘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血管病变,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前者主要与血管的发育有关,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后者则常由颈部外伤、医源性损伤及椎动脉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目前,血管内栓塞是治疗椎动脉动静脉瘘的主要方法.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先后收治了4例椎动脉动静脉瘘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锦华;周政;刘俊;杨辉;黄其林;何家全 刊期: 2006- 03
-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分析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达40%和33%[1].外科手术治疗动脉瘤已有多年经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虽然只有十几年历史,但其短期疗效已得到公认.现将我们10年来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长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董白晶;张鸿祺;支兴龙;凌锋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超声检测分析椎动脉走行变异与眩晕发作的关系
- 2 应用超声随访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 3 脊髓肿瘤术后致急性硬膜外血肿一例
- 4 颅内自膨式支架Wingspan治疗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 5 炎性反应在颅内动脉瘤生成和破裂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6 64排螺旋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分析
- 7 对比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 8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源性硫化氢的动态变化
- 9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与侧支循环的临床分析
- 10 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
- 11 北京社区卒中后老年人生存率的队列研究
- 12 脑缺血患者血清中腺苷水平的变化
- 13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Solitaire支架取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 14 首届“中国脑脊髓血管畸形论坛”会议纪要
- 15 NG-硝基精氨酸甲酯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记忆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 16 更正
- 17
- 18 趋化因子CXCL16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19 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方法选择与疗效的初步分析
- 20 颈动脉超声和CT血管成像及DSA在颈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