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超声引导下不同治疗方法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疗效对比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比较凝血酶注射与局部加压方法对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因介入操作引起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组(A组)及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治疗组(B组),每组19例.采用CDFI检测治疗前后假性动脉瘤的体积、异常通道的口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PV)、治疗后闭合时间等参数.治疗后即刻、3d、7d随访观察.结果A组异常通道闭合时间为(......
作者:刘玉梅;华扬;刘强;凌晨;段春 刊期: 2006- 10
-
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手术处理
目的探讨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效果.方法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51例,病情按照Hunt-Hess分级,先行CT平扫及三维CT血管成像,再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急诊手术处理动脉瘤,并清除颅内血肿.结果影像学检查共检出动脉瘤55个,其中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6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20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个,颈内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4个.动脉瘤手术夹闭51个,......
作者:傅传经;高觉民;李善泉 刊期: 2006- 10
-
大鼠脑出血后蛋白激酶C同工酶和细胞内钙离子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神经细胞蛋白激酶C(PKC)同工酶(nPKCδ和cPKCγ)、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将36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出血后0.5、6、24、72、120h组,每组6只大鼠.采用胶原酶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利用免疫组化观察PKC同工酶的表达,Fura-2/AM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TUNEL法检测细胞......
作者:李玲;陈康宁;陈福明;黄河清;桂丽;张艳玲 刊期: 2006- 10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中颅内动脉瘤破裂致颅内压急性增高一例
患者女,19岁,于2006年8月27日因突发晕厥来深圳市西乡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晕厥前有头痛、头晕、恶心症状,无言语不清及肢体抽搐.......
作者:阮利江;黄伟 刊期: 2006- 10
-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尽管应用可脱性球囊可治愈大部分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fistula,CCF),但仍有少数病例治疗相当困难.对于一些可脱性球囊难以治愈的病例,既要去除病灶,又要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则更加困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覆膜支架血管成形术,成功治疗了2例瘘口较小的TCCF,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小健;张鸿祺;支兴龙;李萌;凌锋 刊期: 2006- 10
-
水解弹簧圈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电解脱弹簧圈(GDC)的问世,血管内栓塞治疗以其疗效可靠、微侵袭等优点,逐步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大脑中动脉解剖部位及动脉瘤形态的特殊性,使该部位复杂动脉瘤难以达到致密栓塞,并容易影响分支血管,导致脑梗死等并发症,使血管内治疗相对困难.......
作者:邱胜利;魏建军;张扬;晁迎九;傅先明;丁宛海 刊期: 2006- 10
-
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临床观察
锁骨下动脉闭塞是一种常见的阻塞性颅外脑血管病.若闭塞发生在锁骨下动脉近端、发出椎动脉之前,患侧椎动脉血流逆流至锁骨下动脉远端供应患侧上肢,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作者:戚纪胜;缪中荣;吉训明;李慎茂;朱凤水;支兴龙;凌锋 刊期: 2006- 10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合酶(COX)-1,阻止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栓素A2(TXA2)形成,从而发挥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汇总分析表明,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高危患者血管性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卒中或死亡)发生率降低25%~30%[1],但是仍有10%~20%的患者5年内再发血管性事件[1,2].......
作者:刘慧慧;刘春风 刊期: 2006- 10
-
踝臂指数与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即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臂动脉收缩压之比.ABI初用于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并与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中,如何确定早期评估脑血管疾病风险性的客观量化指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作者:谢瑛;贾建平 刊期: 2006- 10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脑电图监测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但有时仍然受病情、环境、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行影像学检查或病情追踪,此时采用其他检测技术了解和判断脑内病变严重程度和动态演变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庆林;宿英英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疗效分析
- 2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期脑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 3 体感诱发电位动态监测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 4 微导管重塑瘤颈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 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 6 三种评分方法在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筛查中的应用
- 7 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 8 小胶质细胞活化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与血管性痴呆关系的研究进展
- 9 2018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
- 10 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的自然史与发生机制
-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建立
- 12 北京某三甲医院院前转运方式对急性卒中患者治疗延误的影响
- 13 覆膜支架在颅颈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 14 高龄脑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后早期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 15 致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夹层的MRI评估价值
- 16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心脏反射的处理
- 17 2014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 18 颈动脉易损斑块临床特征及其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 20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源性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