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影响因子是什么?影响因子高就代表质量高么?

时间:2023-12-29 10:09:21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它的计算公式为:某特定年度(一般为两年)期刊论文被引频次/该特定年度(一般为两年)内该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篇数。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影响因子的出现,打破了已有的期刊等级评价方法,在评价期刊质量方面是一个重要指标和定量标准。

然而,影响因子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只考虑了前两年的引用情况,无法全面反映期刊的长期影响和学术质量。因此,在使用影响因子评价期刊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研究领域、学科特点、论文质量等。

影响因子高并不一定代表质量高。影响因子是衡量SCI论文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情况,即期刊的影响力大小。然而,影响因子并非完美无缺的评估标准,因为一些所谓的“快车道”期刊可能会通过在短时间内发表大量论文来提高其影响因子,但这并不代表这些期刊的论文质量都得到了保证。

同时,一些具有较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也可能存在过度炒作、夸大研究成果等问题,使得其实际学术价值与影响因子并不相符。另外,不同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其影响因子的分布也存在差异。一些新兴学科领域的期刊由于引用次数积累较慢,其影响因子可能相对较低。

因此,在评估期刊质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科领域、研究领域的特点以及论文的实际价值等多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