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职称论文不得不知的技巧

时间:2023-06-08 16:06:53

1创新性,加强文章的创新性,创新是指对自然或者理论,提出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体而言,就是说在已沉积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或者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者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

2可读性,使文章变得有较强的可读性,一篇科学论文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可读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或者有启发,如果是阶段性成果,那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然后是作者的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一项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得到结果时,就应当像艺术家构思一副作品那样一丝不苟、精挑细朴,那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要反复的推敲,仔细斟酌,以做到论文的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了,那再然后呢就是在论述方式上要做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专业术语一定要准确,语言还要规范、生动。最后就是文字与插图恰当的配合,国内相当多的论文都在利用图表来生动阐述学术内容、方向,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的方法的普及,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比较好。

3信息量,增加文章的信息量,信息量是由于通信领域而逐渐普及,成为大众媒体频繁使用的一个词,将它与一篇论文联系起来,是指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论文本身能向读者提供多少若干问题的信息。